軌道交通已經成為老百姓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,尤其是居住區不斷外移、通勤距離增加,地鐵出行的優先級變得越來越高。
由于“軌交房”優勢明顯,受歡迎程度也較高,價格變化相較于“非軌交房”來說也更大。據RVMS系統監測,今年前七個月雖然均價環比漲幅不斷收窄,但“軌交房”的漲幅一直高于“非軌交房”,并且隨著價格差距的進一步拉開,軌交房的成交占比持續下降。
從存量上來看,目前全市14000+個存量住宅小區、800萬套房源中,軌交房小區接近7000個,有超過350萬套房源。分戶型來看,兩房數量最多、超過50%,一房和其他戶型比例相當。不過因為便捷度較高,哪怕不是自住,出租也會有不錯的收益,所以惜售的情況也比較普遍,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成交。
為了更好的發展,上海仍在持續不斷地推進軌道交通建設。除了目前已有的19條(含磁懸浮不含金山鐵路)、460座車站,還有在建線路共9條,包括14號線、18號線一期北段、機場聯絡線、嘉閔線等。今后,上海軌交房數量會有進一步的增加。
房價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租金價格的上漲,且軌交房提升得相對更快。據RVMS系統監測,目前全市“軌交房”平均租金7743元/月,自今年年初以來穩步提升,與“非軌交房”租金的差距整體呈不斷擴大的趨勢。
圖中所示租金為住宅物業整租情況下的平均租金
具體來看,目前軌交房租金主要集中在5K-7K元/月,約占全市所有軌交房小區的34%,僅有2%的軌交房平均月租金在3K元/月以下。與去年同期相比租金結構明顯上移,月平均租金5千元以下的小區不足30%。
由于每條線路途徑區域不同,不同線路的平均租金也會有不小的差異。途徑五角場、四川北路、南京東路、豫園、淮海中路、虹橋商務區等市級商圈的10號線,其站點周邊住宅的平均租金目前最高、接近1萬元/月。途徑小陸家嘴-張楊路、南京東路、南京西路、中山公園、虹橋商務區等市級商圈的2號線,雖然平均租金不是最高,但其周邊住宅的投資價值相對較高。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,所有線路周邊住宅物業的投資價值均有降低,租金房價比下降0.07%~0.22%不等。
圖中所示租金為住宅物業整租情況下的平均租金
最后我們來看一下各站點周邊典型房源最新整租租金水平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雖然所有站點租金均有上漲,但租金房價比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,僅個別遠郊站點投資價值提升。
注:受房源面積影響,部分站點低端物業租金與中端物業接近